||||||
 
 
择校手册
 
为什么到北京求学?
怎样选择一所理想的民校
择校常见误区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北京地区的民办院校
  
人力资源专家把脉大学生就业
2005年夏季人才招聘会
2005年大学生就业热点
2005年最具“钱途”人才
四大重点行业人才需求旺盛
 
推荐院校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计划外班
中国农业大学自考中心
青岛恒星职业学院
北京汇佳学院

  中国高校招生维权网:::大学生: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劳动者? 
 

------------------------------------------------------------------------------------------------

 

  大学生: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劳动者?  

    主持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以后,中国的人才观念正与国际接轨,大学生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泽,大学正逐渐成为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基地。有关媒体报道,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考生关心的就业问题时提到,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大学生究竟应该是精英还是普通劳动者?今日沸点通过在MSN上设立的[email protected]沸点俱乐部进行了讨论
    大众评判台
    赵文斌:还是需要精英意识
    面对当前的教育与现实脱轨和就业压力,大学生还是需要有精英意识。中国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只有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早已达到3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的数量还远远不够,目前大学生过剩只是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经济机构正处于转型期,在部分专业过剩的同时,部分专业人才却不足。
    周海滨: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
    在大学生中,有的是精英,但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这不仅是中国大学生的现状,国际上也是如此。在教育大众化的现在,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勿庸置疑,也没有必要为了天之骄子的光环去否认,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励俊:市场说了算
    对于就业,我们有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大学生是属于人才市场的,知道这就够了。从就业选择的角度,不是观念问题,很残酷,就是市场说了算。要不要读大学,为什么要读大学,毕业为什么没高薪,大家应该用市场眼光来看待,不要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我估计,在未来10年,扩招使得大学生比民工数量还多,一张大学文凭等于废纸,定位只能由市场说了算。
    王青松:大学生只是个概念
    我觉得大学生也要分三六九等,个人的素质不一样,适应大学生活不一定能适应这个社会。我认为大学生只是一个概念,上大学只对一部分人有着学知识的作用,多数人是一种性格的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对未来道路的一个铺垫。很多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都是从头再来,很多的知识都用不上。
    黄浒麟: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
    先当普通劳动者,再通过实践的锻炼逐步成长为精英,所以说不能一概而论。精英是在人生奋斗中经过千万次艰难困苦的磨砺中锻炼出来的;精英是从大浪淘沙中被挑选出来的金子。是否精英得由实践来检验。因此,大学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
    严海渊:不能好高骛远
    我觉得要分两方面看,一方面大学生要摆正心态,不能好高骛远。另一方面,大学生如果只是去做一些扛包之类的体力活,也是不现实的。但有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去找工作,甘心做啃老族,这个绝对是不提倡的。不过,盲目的扩招导致所谓的大学生数量剧增,引发一部分人的心态不平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正确引导,同时妥善安排好就业问题。
    姜淼:精英要看发挥多少
    大学生学习多年,首先个人的素质、学位比较高,同样,个人的眼光也比较高。这样自然就有了一种高傲的态度。但大学生们也应该知道,文凭只能代表自己之前的表现与学习能力,并不能代表自己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是否是精英不是看吸收了多少,而是要看发挥多少!
    话题策划主持 凌建平 MSN主持 祝裕
    ◆沸点特稿
    是高级劳动者 介于精英和普通劳动者之间
    蓝发钦 华东师大商学院副院长博导
    我认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学本科生确实不能像过去那样称为精英,但也不能称为普通劳动者,而是介于精英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高级劳动者,学生和家长在高考前包括挑选专业时都应该抱有这样的心态。
    就算毕业以后能立即就业的本科生也不能理解为就是精英,只能作为一般的白领或者高级的灰领。
    平常和我们的同学在这些问题上也有不少的交流,四年的教育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我不是这样认为的,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整体的素质肯定会不一样,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因为有文化底蕴的基础,为什么叫高级劳动者,差异就在这里。
    中国已经在各方面同国际慢慢接轨,海外发达国家的高级教育入学率可达90%以上,就业的前提就是上大学,如果不上大学,基本就只能做做洗盘子之类的简单工作。其他的工作都必须经过大学洗礼,这个洗礼就是整体素质的培养,比如团队精神。现在的NBA就规定球员必须是大学生,这也说明大学的校园文化和精神会在这四年中不知不觉地渗透传输给学生。
    教育与实际工作不太相符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是同学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在这里我要说明一点,其实,教会如何去做事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但真正的难题是遇到问题该如何去处理和看待,这就是修养与意识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希望培养的人才是具有较宽泛的适应性的,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手。其实这种现象已经是各大高校今后发展的趋势,今后的招生都是宽口径的,甚至只分文理科,进来一两年以后再根据兴趣细分,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
    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也作了多方面的努力,相应地进行教学改革,比如新开设一些专业,调整某些专业的培养计划,了解企业以及行业的动向。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广告服务 | 友情连接 |

版权所有 2006 copyright
主办单位:中国高校招生维权网
在线咨询QQ :150799974 |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心电话:0532-83151659